2024-11-08 02:46:12 | 977招生网
高考征集志愿录取几率80%,相关内容如下:
一、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征集志愿是院校专业招生计划未招满的时候,发布的补录计划,一般,院校征集志愿都会降分录取,填报征集的录取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录取的几率比分数较低的考生高很多。
征集志愿汇总后,教育考试院根据”位次优先、遵循自愿、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照1:1的调档比例进行投档,供学校审录。即将全部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依据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序,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检索投档,供学校审录。
二、征集怎么保证一定录取?
征集志愿不能保证一定录取,但是可以把录取几率提高。具体如下:
1、密切关注,抓紧填报
一般而言,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一般考生所在中学也会及时通知学生。
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的,每批次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所以考生要尽早填报,不要错失良机。 977招生网
2、量力而行,服从调剂
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是抢手,如果分数不占优势,也很难被录取。尤其是参加本科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冲刺名校而落榜的高分考生。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至于服从调剂这块,如果你读什么专业都可以,那就选上,如果对专业有特别的要求,就想读报考的专业,那就不要选,但是也有再次落榜的风险。
3、对比高校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
在填报时应注意对比一下高校的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以减少竞争性;对要报读的学校须慎重研究,虽然很多优质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严重不足而参加补录。
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过新办、合办、调整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个别存在名过其实的现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钱买分,更不要因此错过征集志愿机会,误了学业。
第一志愿是否容易被录取,主要取决于考生的总分排名和所填报的大学及专业的招生情况。如果考生的总分排名在所填报大学及专业的招生计划内,且该大学及专业的招生计划未被填报人数所达到,那么考生就有比较大的机会被录取到第一志愿。高考第一志愿填报讲究技巧,更多填报建议接着往下看吧。
高考第一志愿容易被录取吗
第一志愿是否容易被录取,主要取决于考生的总分排名和所填报的大学及专业的招生情况。一般来说,如果考生的总分排名在所填报大学及专业的招生计划内,且该大学及专业的招生计划未被填报人数所达到,那么考生就有比较大的机会被录取到第一志愿。但是,不同的大学和专业的招生难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所处地区的招生政策、考生本身的成绩水平、学科竞争力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同样,对于像一些热门的名校、名专业等,申请录取难度可能较大,即使考生成绩优秀,也不能轻易地认为可以顺利地被录取到自己的第一志愿。
高考第一志愿如何填报录取几率大
高考第一志愿填报要讲究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录取率。首先,填报第一志愿时可以拔高一些,就是报比自己分数稍高一点的院校专业,但这样是冒险的,一旦第一志愿不被录取,就可能错过了同一批次的志愿投档,所以对于保守一点的同学来说,不建议报的过高。第一志愿报高点也可以,但在专业选择上要灵活,选的专业可以分数差异大一点,有保底的专业,这样被录取的机会就大一些。一般情况下,高考第一志愿被录取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所以第一志愿最好不要冒险。
977招生网(https://www.1739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填报志愿流程图解的相关内容。
高考报考志愿的具体步骤:
1、登录指定网页悉顷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手陆销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3、阅读考生须知
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考生应仔细阅读,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为了保持志愿填报的正确地误,考生须知一定要详细阅读,这点很重要。
4、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
5、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先选择要填报的批次,然后根据提前草拟的志愿表填报院校代码和所选专业代码到志愿栏,千万不要错栏错位。仔细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
6、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已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考生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自己想要填报的。
7、保存志愿信息。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毕游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第五步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注意事项 :
1、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的排列顺序是:院校、专业、是否调剂。在院校的顺序选择上一般是最喜欢并且最想要报考的排在最前面的志愿;专业顺序的选择也是把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并且比较有优势地位的专业排在前面一些。
2、对于是否服从调剂的问题要结合自身的高考分数,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分数,但是也要合理确定院校分数线。
以上就是977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第一志愿很容易被录取吗 如何填报录取几率大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77招生网:www.173977.com高考第三第四志愿录取的几率有多大首先呢,现在很多高校注重第一志愿报考他们学校的考生,当他们在第一志愿里面没有录满考生的时候会考虑在第二志愿里面录取,以此类推,建议考生几个志愿都填满,万一你的第一第二志愿都落榜,那么至少还有第三第四志愿,当然要看你报的三四志愿的学校是否是热门学校,报的人是否多,还有学校的招生政策,招的学生是否多,如果学校不热门的话,三四志愿录取的机率还是可以的高考志愿一般
上线率和录取率的区别录取数”就是某个学校的实际招生录取的人数,而“上线数”和“录取数”的最大不同是:上线不一定被录取。“上线数”一般是高中学校整体高考成绩是否上本科线,本二线,本一线等的人数统计。“录取数”也是被大学招收的人数。录取差别要避免填报无效志愿和错填志愿,除了要认真了解填报志愿的规定和要求,了解填报学校的招生录取规则,根据考生所在省招生办公室公布的当年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外,
高职单招填报志愿流程高职单招填报志愿流程步骤如下:1、考生打开“单招平台”,输入姓名、考生号、密码(与报考时的密码相同)和验证码登录系统,通过个人中心点击“志愿填报”按钮进行志愿填报。如忘记密码,可点击考生登录界面的“忘记密码”按钮,填写姓名、考生号、验证码,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行人脸识别验证,验证通过后,可进行密码修改。如无法完成密码修改,考生可联系单招牵头院校
第二志愿被录取的概率大吗如何增加录取率高考第二志愿的录取可能性大小和考生的一志愿填报、二志愿是否服从调剂等因素相关。那么,第二志愿被录取的几率大不大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高考第二志愿被录取的可能大吗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不少人会选择“一冲二稳三保底”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的一志愿填报得当,被院校提档且满足专业录取要求的话,提档后你的后续志愿(二、三、四...志愿)都将失效
如何填写高考志愿才能增大被录取的几率?高考结束后,随着志愿填报的来临,对于很多考生、家长和老师们而言,了解认清楚各个大学招生政策以及每一个学科不同大专院校之间存在的区别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如今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中,意味着未来职业道路是否顺畅、切实满足自己求知欲望与兴趣爱好就只能这样决定。首先,应该注意每个大学的宣传应当从四个方面来判断:职业输送质量(包含优秀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师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才能增加录取几率?平行志愿的志愿顺序在高考录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志愿顺序的设置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录取结果和学生的就读专业。首先,合理的志愿顺序可以提高被录取的机会。高校录取时通常会按照从第一志愿开始逐个志愿进行投档,如果你的第一志愿分数达到了录取线,就会被录取,而后续志愿则不再考虑。因此,如果你将最感兴趣且分数较高的专业放在第一个志愿,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
志愿填报录取概率59%能被录取吗这种情况能被录取的几率大。录取率50%以上容易被录取,录取率超过50%,已经非常高,比例约为1比2,候选人筛选此类职位是成功录取的必要条件,录取率就是被录取的可能性的大小,高考录取率是决定一省(市)高考难度的标准参考系数,招生名额有限。当申请人数不断增加时,录取率会越来越低,难度也越来越大,如果选择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在相同的招生计划配额下,录取率
2022年福建省高考报名人数针对福建省的高考,在高考难度上2022年的高考可能是在高考难度当中最难的一年,考生人数多了,竞争自然而然会大了。高考志愿填报的模式发生了改变,最后的高考分数线高低,一般是采用原始分数的物理和历史学科的难度值。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福建省的高考难度形势还是比较稳定。从全国的数据来看,尤其是近四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一直在80%以上的水平,而福建总录取率高达90%以
2025-01-29 04:49:45
2024-12-22 04:49:15
2025-01-25 14:34:29
2024-12-09 12:18:07
2025-01-04 20:46:01
2024-10-26 12: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