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古田县临江中学教学质量(古田一中补习班)

2024-11-12 07:36:40 | 977招生网

977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古田县临江中学教学质量(古田一中补习班)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古田县临江中学教学质量(古田一中补习班)

古田县临江中学教学质量


古田县临江中学自成立起,迅速发展,办学成效显著,多项指标位居全县前列。1998年,该校在中考中取得全县综合评比第三名的好成绩,此后连续五年蝉联全县中考成绩前茅。2000年、2001年,首届高中学生参加会考,优秀率平均33%,及格率平均97%,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02年,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率高达14.66%,居全县同类学校首位;专科上线率57.14%,高考成绩喜人。同年,该校在宁德市高中会议上受到高度评价,被评为新办高中有成效的学校。2003年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同类学校前列,本科录取人数达27人,重点两人。2004年,高考上本科线人数达46人,重点3人。美术特色教育也取得显著成果,上线率高达80%。学校党支部和学校自身多次荣获镇、县、地级“先进”称号,以及宁德市“文明学校”、“校园建设年活动先进学校”、“先进绿化单位”等荣誉。至2003年,教师和学生获得的县级以上荣誉人数分别达到81人和318人,市级以上荣誉人数分别为28人和55人,省级荣誉则有2人获得。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1999年秋季,高中开始招生;2002年,实行初高中分离办学;2004年,实现初高中完全分离。目前,学校每年招收8个班级的高一新生。该校正积极筹备创建省“三级达标”学校,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征程。



面对新的挑战,学校将继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依据,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秉承“团结、刻苦、求实、创新”的校训,以“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为办学目标,致力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人才。学校将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力争将自己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全市一流的农村高级中学,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扩展资料

古田县临江中学,创办于1996年,当年秋季初中部开始招生办学,1999年9月创设高中,2004年9月实现初高中完全分离,成为古田县第二所高级中学。

古田县临江中学教学质量(古田一中补习班)

古田一中补习班

2008年高考成绩于24日正式公布。古田一中的阙辉星同学以原始分649分的高分摘取全市理科桂冠。
古田一中是宁德地区三所省一级达标学校之一,就教学水平、高考录取率可以堪称宁德地区首位!

斐声闽东的古田第一中学,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2003年12月5日,即将迎来建校六十周年华诞。

60年沧桑正道, 60年风雨兼程,60年一路高歌。在闽东这片土地上,古田一中创造了硕果累累的骄人成就,尽展名校独特的风采。学校先后荣膺省文明学校、省一级达标学校、省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先进集体、省中小学实验工作先进集体、省中小学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体育卫生先进学校、省五无学校、省绿化红旗单位、省计算机教学先进单位、省先进教工之家、省高中会考先进考点、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省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等28项省级荣誉称号。

60年来,多少朝气蓬勃、神采飞扬的莘莘学子,从校园展翅翱翔,飞向神州大地,飞向世界各国。他们承载着母校殷殷的希望与重托,传承着古田一中人自强不息、博采笃行、上下求索的治学精神,伴随着青春的律动和时代的强音,去书写人生更加壮美的篇章。60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二万多名优秀毕业生,其中不少人成为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不少人担负着领导职务,他们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可加上考上大学人数、杰出校友概况及数名特别突出者的具体资料。)

60年前的今天,一个叫古田县立初级中学、只有5个教学班200多名学生的小学校成立了;四年之后,在古田华侨协会会长陈赞汤和县立初级中学校长陈祖泽的倡导下,由海外华侨和地方人士共同集资创办的玉田高中也宣告成立。1950年两校合并,成为现在的古田第一中学。1958年,古田人民为了支持古田溪水电站建设,迁移了整个县城。于是古田一中从旧城龙首山迁移到新城松吉山上,当年的校园已置身于碧波荡漾的翠屏湖下。

古田县临江中学教学质量(古田一中补习班)

古田县第一中学的人才培养

977招生网(https://www.1739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古田县第一中学的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

建校60年来,古田一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出色人才。在历届毕业生中涌现了诸如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庆寿,著名力学专家、北京大学力学系主任秦寿珪,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学会理事、复旦大学物理二系主任叶明吕,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赖启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陈则韶,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陈祖炳,中国核工业部原子能研究员、全国铸魂金怀奖获得者张洪炎,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祖齐,国家航天工业部研究员杨长虹、黄真如、金华英,著名医生、上海胸科医院内科主任杨承栋、杨开汀,著名书法家、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梁敬泗,饮誉海外、对生物遗传工程技术有重大科研发明的新西兰科学院首席教授高益槐等一批为祖国建设和人类进步作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改革开放以来,又有诸如兰有然、吴忠、陆开锦、盛叶舟、林墩、黄碧丹、黄朝晖、黄昭波、林燕、余小强、余云辉、姚国良等100多位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在不同岗位上奋发有为、颇有成就的年轻校友。在历届毕业生中还涌现了诸如在法卡山保卫战中英勇牲牺的烈士、二等功臣陈守全,荣获奥运会50米活动靶射击铜牌和银牌、连获北京亚运会3枚射击金牌的运动健将黄世平,全国劳动模范、特级教师、瑞岩小学校长苏玉桂,光荣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济南军区160医院副院长甘景梨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还有在党政军界任领导要职的卓荣邦、赵守箴、王继旭、李育兴、黄裕镜、魏鉴串、包海妹、张小华、肖新建、陈春禹、黎明等校友。古田一中可谓桃李满天下,英才遍五洲。历任领导 陈祖泽,1912年2月生,古田大桥镇中村人。青少年时代勤奋读书,20岁参加全省中学会考获取第三名。1942年秋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供职于省教育厅师范股。陈祖泽为古田县立初级中学创始人。1943年6月,他应召回古田筹办县立中学,被任命为教务主任,代行校长职务,在凤埔创办初级中学。时值抗日战争艰苦年代,经济困难,物资匮缺,祖泽提出“劳动创校”主张,要求学生带锄头入学建校,并身先士卒,日夜操劳,与师生一起点桐油灯,吃糙米饭;率师生白手起家,辟操场,建校舍,学校规模初具。招收5个班200名学生于是年9月9日正式开学。1945年9月,学校迁至县城龙首山重建校园,祖泽再次发动师生艰苦创业,建成勤业斋以作教室,并利废修旧,把山上破屋修缮一新,作为礼堂和膳厅。
1946年初中首届学生毕业,祖泽虑及学生到外地升学有诸多困难,即与陈赞汤商议,并联络社会人士讨论创办高中事宜。有赖海外侨胞和地方人士鼎力捐资创办了私立玉田高中,于1947年2月开办一个高一班,招生40名,由祖泽兼任校长。是年秋,华侨大厦建成,又招收一个新生班,次年报福建省教育厅立案批准。1952年,玉田高中与县立初中合并称为福建省古田县中学,祖泽继任校长至1954年9月。此期间自1949年11月至1953年3月祖泽当选为第一、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
其后,他在南平师范任数学组组长,曾获南平市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58年冬,他被错划为“不纯分子”,开除公职,在三明和故里参加劳动生产达20年之久,直至1979年得以平反,恢复干部待遇,作退休安置。1979-1981年复返古田一中任教师范班,1981年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并任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主持征编1-10辑《古田文史资料》,并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黄先修,出生于1911年1月1日,古田鹤塘村人。1936年7月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40年代初、中期任德化县建设科科长,1947年任福建省建设厅秘书兼第一科科长。1949年春聘为玉田高中校长。50年代初参加北上招聘团到北京任中国建材部陶瓷研究所研究员,评为三级教授,60年代兼任国家建材部硅酸盐学会委员和《硅酸盐研究》学术刊物编委。“文革”初期被诬为“通匪”遭受批斗,后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达4年,1973年经组织落实政策平反,回原单位工作。至1988年退休。1994年4月24日病逝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享年83岁。先修不图名利,热心地方教育事业和社会工作。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拟任其为某县县长,他坚辞不就,而应聘回家乡任玉田高中校长,为时虽短而为本县首所初创私立高中竭尽全力,多方物色聘用教师,联络侨胞和地方人士捐资改善办学条件,筹划学校管理事宜,并以其学者风范激励教师勤奋教学,教导学生努力学习。解放初期,古田匪患猖獗,他不顾个人安危参加剿匪斗争,曾与陈祖泽等随同时任县公安局长牛天福到大东一带辗转林间山寮,不带枪支深入土匪穴,说服匪首黄直云缴械投诚(后黄匪叛离再度上山为匪,1951年被镇压)。
先修爱国爱乡。50年代以来,他长期在北京工作,致力陶瓷研制;同时心系故土,对家乡赴京来访者竭诚相待,历年县领导赴京召开多次同乡联谊会,他都不辞年迈体弱,热心参加会议,为家乡的变化感奋不已。先修潜心科研,在陶瓷研制方面卓有建树,享受国务院颁发的专家津贴。 阎平,1917年1月生,山东省诸城县人。1937年高中毕业,40年代曾任小学校长、华东支前司令部会计股长等职,1947年两次荣立二等功,解放战争期间获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纪念章,1949年入党,曾任党支部书记、总支书记等职。1953-1957年任古田一中副校长、校长,其后在邵武中学、建阳师范任校长,1960年评为南平专区教育先进工作者,1963年重返古田一中任校长,1965年在“四清”运动中蒙受不白之冤而非正常亡故。
阎平先后在古田一中任校长8年,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50年代,他重视教师思想改造,培养骨干,在教师中发展党员,建立校党支部。1957年反右斗争虽受扩大化影响,使一些教师受批斗,但均未定为右派分子,仍以教师待遇量才使用。
60年代前期,他依照上级整顿教育精神,大力抓学校管理和教研教学工作,成立校务委员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方设法调进一批大学本科学历的新教师,悉心培养骨干教师,组建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活动,他还经常深入各组了解情况。同时,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建图书馆,购图书,盖过雨亭,筑校围墙,修整操场,为实验室添置仪器、配备新桌椅,发动师生植树种果,绿化校园。他关心教师,设法为分居异地的教师解决调动问题,帮助未婚的年轻教师牵线找对象,还为新婚教师主持婚礼;他爱护学生,临近高考之时,他常带医务人员,高三老师到学生宿舍巡查,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他治校3年,学校面貌有很大改观,高考成绩显著提高。 申庆余,1921年月生,山西沁县人,高中学历。系中共老党员,解放初期参加南下工作团到福建,50年代曾任中共浦城县委副书记,1958-1962年调任古田一中校长,1964-1968年任中共古田县委副书记,1970-1973年任古田县革委会副主任,其后离休。
庆余任古田一中校长伊始,适逢1958年校址随城搬迁至新城。为尽快完成迁校任务,他全力以赴动员、组织师生发扬勤工俭学精神,安排高一、高二年段学生组成先遣队驻扎新校,开辟道路,修整校园,随即组织全校师生用肩扛车拉,往返于新旧城途中,仅7天时间就完成旧校一切物件的搬迁,使学校如期复课。在那“大跃进”年代,他难免受“盲目求快”形势和“高指标”、“浮夸风”的影响,提出“日产10吨铁”和“亩产万斤稻”、“万斤薯”口号,积极组织师生挑灯夜战,大炼钢铁,大搞“万斤稻”、“万斤薯”实验田;在教学上为了弥补被劳动占用的时间,片面追求进度,搞单科独进,双科并进,大放教学“卫星”,结果教学质量下降,学校被取消省重点中学资格。60年代初,他反思如此办学违反教育规律,决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他一方面妥善坚持勤工俭学活动,大力组织师生养猪种菜以克服物质困难;另方面大力抓教育整顿,经常巡视课堂教学,到教研组与教师谈心,关心教师思想生活,虚心征求意见,并为在“拔白旗”、“反右倾”斗争中错挨批斗的教师恢复名誉。从而调动了教师积极性。他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生团队组织建设,召开各种学生会议,勉励青少年走又红又专道路。经过2年努力,教学质量复又上升,高考取得好成绩,各项工作稳健发展,学校恢复了省重点中学资格。
庆余任县领导工作期间,廉洁勤政,秉公办事,深入群众,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执行上级和县委的工作部署,为古田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文革”初期,他被列为“走资派”首当其冲挨批斗,但他坚持党性原则、拒不承认强加予他的罪名,亦不揭发他人所谓问题而被造反派关押于“学习班”,至1970年才恢复工作。1973年离休后,他回原籍安度晚年。 林永栋,1933年4月生,古田湾口村人。1945年在古田县中读书,1951年入伍,1956年入党,先后当过农民、战士、文书、收发员、保密员、秘书、政治助理员,1962年毕业于福建省级机关业余大学中文系,大专学历。1963-1972年8月在福州九中、十中任政治教员。1972年9月任古田一中政治教员,1975年-1980年任校革委会副主任、主任。期间,在1976年初“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受冲击批斗,他坚定不屈,坚持党性原则。1980年9月调任玉田中学政治教员,并兼任县政治教研会会长,1988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9年月病逝。
林永栋在古田一中主持校政期间,正值“文革”刚结束之后,百废待举。他首先致力抓整顿校风、校纪,恢复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以扭转学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根据当时学生读书少,程度参差,他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因材施教,既注重抓提高教学质量,又强调加强对差生补缺补漏,促进其努力上进。经2年努力,80届毕业生高考成绩有较大面积提高。他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有关方针政策,为平反冤假错案做了不少工作,1978年组织召开追悼会,为在“四清”运动和“文革”期间受害致亡的前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平反昭雪;并澄清了一些教师的历史问题。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他竭力奔波,敦促兴建了学校首座砖混结构实验大楼,并利用暑期组织师生在学校围墙外修路1条,既便利校邻村庄群众行走,又堵住了校外群众长期从学校后门通行的道路,使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有了保障。
林永栋学有所长,在政治教学方面成绩突出。他努力学习政治理论,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并带动学科教师开展教研和教改活动,早在80年就进行“三段教学法”教改试验,并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写出的《启发式教育与自我教育》文获全国德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多年来所写40余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和全国性刊物,其中获全国三等奖2篇,获省级奖5篇。 叶茂岩,1923年12月生,福建仙游县枫亭镇人。1948年7月毕业于国立厦门大学政教系,1948年4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59年入党。1949-1948年在枫亭职业学校任教,1949-1952年相继在晋江县文教科、省委干部学校、省委土改工作队、省委三反学习委员会等单位工作和学习,1952-1980年辗转在古田三中、二中、四中、十中学校任教务主任、校长等职;1980年9月调任古田一中校长,至1985年1月离休。其间,曾当选为县人民委员、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常委。
叶茂岩任职古田一中校长正值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初始时期,拨乱反正,百废待举。茂岩以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廉正,宽厚的作风,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清除“左”的影响和干扰,调整校领导班子,调动教师积极性,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秩序日趋稳定,教学逐步走上正常化轨道,教育质量逐年提高,连续几年古田一中高考成绩从落后跃居全区前列。1981年校党支部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1982年学校被地区评为先进教育单位。 刘琦,1944年9月生,福建永春县人。1967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数学系,1968年在部队农场锻炼,1970-1983年相继在凤埔中学、平湖中学和玉田中学任教。1983-1984年任玉田中学副校长。1984-1989年任古田一中校长。1989年调往厦门一中任副校长,后又应聘任厦门一所新办的英才私立中学校长。系中共党员,曾任中共古田县委委员。为中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县先进知识分子。
刘琦在古田农村中学执教10余年,长期兼任班主任和数学教研组组长,多年担任高中毕业班教学,以其坚实的专业基础和钻研精神,授课因材施教,深入浅出,积累有较丰富经验,教学有特色、有水平,任教班级数学成绩有明显提高,受到学生和家长好评;担任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强,深入偏僻山村家访,注意做过细思想工作,有一学生面临高中毕业思想包袱沉重,写下遗书,通过耐心开导,避免了事故发生,不少学生在他的教育下,转变了思想,进步很快,他还积极组织开展教研组活动,探讨教研教改问题,坚持办好数学园地,举办数学讲座和竞赛,并在任县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期间,参与编写初、高中毕业班复习资料和《高中数学基础练习》等材料,供学生使用。
刘琦主持古田一中校政期间,更是发挥才干,锐意进取。他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发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士捐资助教,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面貌大有改观,1985-1987年学校连续4年获省绿化红旗单位称号;他大胆管理,工作认真负责,深入细致,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鼎力革新,任用骨干教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抓好教学改革和常规教学,学校各项工作有较大发展。1985年起学校先后获省、地、县文明单位和省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黄益盟,1944年12月生,古田松吉乡浣溪村人。1966年入党,196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是年至1970年在部队农场锻炼,1970-1976年任福安城关中学教员,1976-1981年先后任泮洋中学教员、副校长。1981年至1986年相继任古田一中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1988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86-1989年任县教育局副局长。1989-1997年5月任古田一中校长。先后被选为县第八、九届人大代表、县第七、八届政协委员、常委;还先后被聘为宁德地区中学教师中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福建省中学高级教师评委会委员;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获省庄重文优秀校长奖。1997年5月调任漳州市第三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至今。期间被聘为漳州市中学教师中级职称评委会主任、漳州市教师资格认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黄益盟执着于教育事业的追求,他以模范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70年代末在泮洋中学任教期间,他始当班主任,以其一丝不苟作风,敢抓敢管,耐心引导学生,使所带班级面貌有很大改变,在年段、学校处于先进地位,后为学校主要负责人,并兼任三门功课教学,他以身作则,注意用教育理论指导工作,团结全体教师齐抓共管,使泮洋中学从乱到治,1979年该校第二届28个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录取于大学本科2人,中专3人,名列当时农村中学前列。在古田一中任教务处副主任和副校长期间,他分管教学工作,积极倡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改实验,经常下班听课,与教师探讨教研问题,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校教学质量逐步上升,1985-1986年高考成绩名列地区前茅,学校成为全省40年重点中学之一。在古田县教育局任职期间,他分管人事,思想政治教育、纪检、中学管理等方面工作,任劳任怨,顾大局,讲原则,为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黄益盟任古田一中校长期间,以“凡是要求教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行为准则,身体力行,克己奉公,开拓进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音全面发展,在团结、带动校班子成员、完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学校规章制度、优化课堂教学,建立教学教研信息交流网络和现代化教学管理等方面,呕心沥血,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领导的艺术性,使学校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台阶。1993年,古田一中通过省二级达标学校验收,1997年成为全省22所省一级达标学校之一,1989-1997年8月年间,学校高考上省专线以上人数次居全区第一,学校先后获省文明学校、省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先进集体等项省级荣誉称号。 胡嘉谋,1956年12月生,古田县城关镇人。1980年7月毕业于宁德师专化学系,分配在古田一中任化学教员,兼任班主任,1982-1987年,相继被评为校先进教师、地区教坛新秀和优秀青年教师,并通过课余刻苦学习,完成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函授本科学业。1990年入党,1992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94年任副校长,1998年任校长,并被评为省特级教师,还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青年化学奖、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宁德地区拔尖人才、闽东十佳科技人才等称号。
胡嘉谋在教师队伍中出类拔萃。他朝气蓬勃,好学上进,一步一个脚印。学生时代就努力学习,品学兼优,任教那一天起就锐意进取,勇挑重担,连任高三毕业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学经验。10余年来,积累了几十万字教学卡片,坚持精心备课写教案,课后还写后记,潜心于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严谨灵活的教学风格。他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业务水平高,课堂教学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大胆进行教改实验,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所任高中毕业班教学,以优异的学科成绩赢得历届学生、家长和全校教师的钦佩。他还多次参加省、地、县质检命题编写工作,有60余篇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或获全国、省、地优秀论文奖。并主编或参编化学参考书20多本。
胡嘉谋担任古田一中校长以来,既发扬历任校长克已奉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又勇于开拓进取,向更高的目标攀登。面向新世纪,为争创进入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行列,他提出“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以自勉,并激励教师,带动全校教职员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为先、教学为本,育人为主”的办学思想,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入开展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验,形成良好校风;启动“名师”、“培青”工程,通过目标管理、激励管理、制度管理、民主管理,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过硬的师资队伍;同时,致力完善办学条件,实施教改教学兴校策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办学质量更上一层楼。2000年,学校高考上线人数再次蝉联全区第一,高中会考成绩遥居全区前列,中考成绩再创新高,学校德育课题整体构建体系实验获全国三等奖,还先后获25项省级荣誉和9项地区(市)级荣誉。所有这些无不凝聚着这位年轻的省特级教师校长的赤子之心。 古田一中化学教研组有教师16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胡嘉谋校长),高级教师5名分别为:苏光东主任(宁德市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刘云彬主任(宁德市学科带头人)、林绍清组长、谢桂容老师、魏宜贸老师,一级教师5名。他们中有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省市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级教坛新秀等。化学组是一个团结协作,作风优良的集体,老教师富有经验、乐于奉献,青年教师踏实肯干、富有朝气,新老教师密切配合,为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二十多年来,化学组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省市都享有盛誉,高考成绩在地区名列前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也连年夺魁(其中2003届学生郑弢获全国一等奖并保送到北京大学化学系深造)。
化学组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教研气氛浓厚,在深化课改提高教学质量中不断创造佳绩。由于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自2004年学校开展评选先进教研组活动以来,化学组连续四年获得先进教研组称号。 体图音教研组有教师12人,组长;江建忠(已故),组员;陈祖明、黄昭星、游叶钦、兰鲲、卓佳康、林杰才刘春宵(美术)、林志勇(美术)、谢平凡(音乐)、姚正晓(音乐),其中高级教师5人。这是一支充满活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队伍。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勤奋拼搏,多年来,为古田一中的体育、艺术发展作出贡献。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近年来,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或交流文章50余篇,国家级刊物发表4篇,省级5篇。全组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田径队、篮球队、舞蹈队、美术兴趣小组,他们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上取得佳绩为学校增光。
学校地址: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新城镇614路456号 977招生网

以上就是977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田县临江中学教学质量(古田一中补习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77招生网:www.1739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古田县临江中学教学质量(古田一中补习班)”相关推荐
丰南一中,车轴山中学,滦县一中,玉田一中哪个好?
丰南一中,车轴山中学,滦县一中,玉田一中哪个好?

丰南一中,车轴山中学,滦县一中,玉田一中哪个好?我觉得还是丰南一中比较好。第一:那里的教学质量高,老师都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同学认真负责,而且会经常选一些有价值的题目给同学做,基本保证做的题都能给一一讲解,每周不同的老师都会趁自习的时间到教室去绕,目的不是监视学生,而是给学生回答疑问。第二:那里的管理制度比较严明,不准随便出校,是一个封闭式管理的学校,有特殊情况者必须家长接送,这样

2024-10-27 03:25:42
新郑一中的教学质量怎么样?
新郑一中的教学质量怎么样?

新郑市第三中学成绩新郑市第三中学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在郑州市内享有盛誉。历年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升学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自2004年以来,该校高考各科人均分以及重本专科学习上线率始终位于新郑市的榜首位置。在过去的十年间,新郑三中已成功输送了大约8000名优秀学子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其中包括吴春晖、张欢欢和孙杰等同学,他们分别被北京大学录取;李文博、张志鹏和张培杰同学则被清华大学选中,同时,人大

2024-12-13 00:45:41
太和县一中高考补习班收费标准是多少?
太和县一中高考补习班收费标准是多少?

太和县一中高考补习班收费标准是多少?针对不同的分数有不同的收费标准,需要带上你的高考成绩到学校招生办询问。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56年,1986年被评为阜阳市重点中学,简称太和一中。1997年初、高中分离,2003年4月顺利评为省级示范高中。学校坚持教育改革,按照严谨、求实的教学理念,培养“全面+特长+创新”的人才,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得到省、市、县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2024-11-28 13:23:55
临朐县一中高考第一名是谁?(临朐县第六中学教学成果)
临朐县一中高考第一名是谁?(临朐县第六中学教学成果)

临朐县2020年一中高考第一名是谁?不挂网公布此类信息。如有合法需要,可直接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名优生培养:以全县三分之一的优质生源,创造全市百分之百的优异成绩根据划片招生原则,临朐一中2014级优秀生源只占全县的三分之一。在2017年高考中,临朐一中有13人达到清华、北大预录取线。本着“让学生找到适合的跑道,进入理想的大学”的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有6人

2024-12-30 08:40:38
金华江南中学教学质量怎么样?
金华江南中学教学质量怎么样?

金华江南中学教学质量怎么样?好。1、金华江南中学教学质量好,在市内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坚持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特色发展,成绩优异,备受家长认可。2、金华江南中学教学升学率高,2019年的一本上线率更是达到了96.3%,学校在高考备考方面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浙江金华江南中学录取分数线452分。根据查询浙江金华江南中学官

2023-12-09 17:06:32
福建省古田三中中考入取分数线是多少?
福建省古田三中中考入取分数线是多少?

08年广东高考补录方式?以下是可以进行补录的学校及专业:10043北京体育大学004体育产业管理1政治;历史;地理570分10053中国政法大学001哲学1政治;历史;地理570分004社会学1政治;历史;地理005政治学类2政治;历史;地理实行院内通识培养模式,学生学习一年半通识课程后,根据考核和学生志愿选择专业006思想政治教育1政治;历史;地理007侦查学1政

2024-12-17 17:21:09
我要复读 濮阳市一中 油田一中  油田三高  哪里好
我要复读 濮阳市一中 油田一中 油田三高 哪里好

我要复读濮阳市一中油田一中油田三高哪里好我这样说硬件条件油田一高最好。师资力量市一高、油田一高差不多,三高也不错,其实师资都差不多的。生源那还是油田一高好,学风好。收费油田一高也好,市一高也不低。论性价比差不多,都很低。要是家庭条件好就选油田一高吧。濮阳市油田三高分数线20232023年濮阳油田三高录取分数线是:623分。中原油田第三高级中学(原油田高级中学),2005年改

2025-01-14 14:59:16
莆田八中和江口侨中那个好 莆田一中高考600分以上人数
莆田八中和江口侨中那个好 莆田一中高考600分以上人数

莆田哲理中学一本录取率36%。根据莆田哲理中学官网公布的2022年高考喜报图中,有217名考生参加了高考考试,其中有78名学生被一本大学录取,录取率为36%,相较于2021年的34%和2020年的30%,一本录取率在逐年提高。莆田八中和江口侨中那个好莆田八中。建校于1948年,它的建校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差不多。正是这样特殊的时代定位才造就了它充满时代特色的校训。目前它经过

2024-10-04 14: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