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6 02:49:40 | 977招生网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这篇试卷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素质测试包括五方面的测试,语言文字综合分析能力,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基本知识,资料分析及判断能力。
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对这项能力的考查是通过常识判断来实现的,由于公务员职业性质的要求,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相对较广的知识范围,否则将不能处理日常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所以在这类试题中,所选素材从古到今,从无机物到人类,从自然界到社会……
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拿出专门指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考,。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对口单招的语文试卷,一起来答一答。
语文试卷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鲰生(zōu) 巷道(xiàng) 神祇(qí) 瞋目(chēn)
B.狐肷(qiǎn) 一绺(lǚ) 涂墁(màn) 秃鹫(jiù)
C.癖好(pì) 哂笑(shěn) 老聃(dān) 羁绊(jī)
D.渗漉(lù) 肯綮(qìng) 蕹菜 (wèng) 骨骸(hái)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宝马雕车 名副其实 横征暴敛 语惊四坐
B.独当一面 势不可挡 峨冠博带 振聋发聩
C.不径而走 黯然泪下 层峦叠嶂 刎颈之交
D.越俎代疱 滥竽充数 缘木求鱼 殚精竭虑
3. 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相濡以沫(口水) 再接再厉(磨) 拾级而上(轻步而上)
B.繁文缛节(琐碎) 破釜沉舟(锅) 好高骛远(追求、致力)
C.以汤沃雪(开水) 颔首赞许(点头) 唯辟作福(开创)
D.海市蜃楼(大蛤蜊) 颇有微词(轻微的) 怙(坚持)恶不悛
4.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些精明能干的州县官一收到诉状就在原告面前挥毫立就写出批词或与幕友讨论后亲自写批, ▲ _闻名遐迩。有些州县官 ▲ 并不亲自写批词,但喜欢与幕友们讨论案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 _,大多数州县官并不熟悉法律,也无能力写批词; ▲ _只得求幕友作为代批。
A.所以 尽管 因为 所以 B.因而 尽管 虽然 所以
C.因而 虽然 然而 因而 D.所以 虽然 因为 因此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A.人的进化与人的异化并肩而行,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
B.在短时间内,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还十分不强壮。
C.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它们是旧巢双燕。
D.我忽然想到了他曾经告诉我他小时候的故亊。
6.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 粉墨 ,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
B.我问他为什么直到今大才说出事情的真相?他支支吾吾地,没有正面回答我。
C.卡森在论战中具有两个决定性的力量,尊重事实和非凡的个人勇气。她反复地推敲过 《寂静的春天》 中的每一段话。
D.有一种生物比蝴蝶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蝴蝶的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它种生物——人的。
7.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 修辞手法 ,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 (双关)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比拟)
C.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比喻)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互文、借代)
8.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髙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说明)
B.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记叙)
C. 鲁迅 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 文章 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壳上站着。(描写)
D. 丰子恺 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从不委屈自己的兴味而随波逐流,他的 散文 有一种无功利的洒脱。(议论)
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
A. 《药》 小说 鲁迅 中国
B.《冰河英雄》 通讯 克莱尔 ·萨夫安 美国
C. 《获得教养的途径》 议论文 亨利希·曼 德国
D.《 茶馆 》 戏剧 老舍 中国
10. 下列各句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再别谈桥》节奏感强,契合诗人的感情波澜,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B.《五味》结尾一句“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C.《〈物种起源〉绪论》主要说明了 《物种起源》 的写作经过,陈述了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基本观点。
D.《语言的功能》开篇即详细介绍了语言最基本的实用功能,为下文介绍语言的其他功能奠定了知识基础。
语文试卷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一)
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 刺绣 ,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当然也能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反正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 爱好 。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账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 方法 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面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选自 叶圣陶 《景泰蓝的制作》)
11.对选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A.下定义 打比方 作比较 B.举例子 打比方 作诠释
C.作比较 举例子 列数下 D.作诠释 举例子 作比较
12.《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的说明顺序采用了
A.时间顺序 B.程序顺序 C.空间顺序 D.逻辑顺序
13.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精细”表现了“掐丝”的难度,为写工人的技艺高超做铺垫。
B.“随意驱遣”在文中的意思是:工人们对铜丝能够任意安排,自由运用。
C.“疏疏朗朗”在文中反衬了粘在铜胎上的图画的复杂性。
D.“比较”在此强调了粘上繁笔的铜胎承受外力的范围。
14.对选文内容概括不正确的是
A.具体介绍了掐丝的操作工艺。
B.介绍了景泰蓝图样制作的两种形式。
C.说明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是由制作方法决定的。
D.说明了景泰蓝制品上的图案为什么“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的科学道理。
15.联系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叶圣陶,原名 叶绍钧 ,中国现代文学家、 教育 家。其代表作品有 《倪焕之》 、《稻草人》等。
B.本文详略得当,详写了“掐丝”“烧蓝”,略写了其他工序。
C.作者在介绍各道工序的过程中,插进了不少他自己的感想和休会。
D.本文介绍了景泰蓝制作中手工操作的特点,赞扬了我们民族伟大的创造才能。
(二)
苏东坡 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倘若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在动物之中,据我所知,只有人猿能笑,不过即使我们承认此一说法,但我信而不疑的是,只有人能嘲笑自己。我不知道我们能否称此种笑为神性的笑。倘若希腊奥林匹亚圣山的神也犯人所犯的错误,也有人具有的弱点,他们一定常常自我嘲笑吧。但是基督教的神与天使,则绝不会如此,因为他们太完美了。我想,若把自我嘲笑这种能力称之为沦落的人类唯一自救的美德,该不是溢美之词吧。
在苏东坡完全松弛下来而精神安然自在之时,他所写的 随笔 杂记,就具有此种醇甜的诙谐美。他开始在他的随笔里写很多漫谈偶记,既无道德目的,又乏使命作用,但却成了最为人喜爱的作品。他写了一篇文字,说自己的贫穷,又说到他门人的贫穷。他说:“马梦得与余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 另有一篇随笔,是两个乞丐的 故事 :
有二措大相与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尔。他日得志,当吃饱饭后便睡,睡了又吃饭。”另一则云:“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
(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16.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神性”是对人类自我审视自我批判精神的高度赞扬。
B.“沦落”在文中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肯定的意味。
C.“松弛”不仅表现了苏东坡当时的生活状况,而且体现了他的精神状态。
D.“措大”在文中指的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17.对选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选文主要写了苏东坡的精神变化及其带来的文学创作风格的改变。
B.选文综合运用了议论、抒情、描写的表达方式。
C.苏东坡这一时期所写的随笔杂记既无教化性,也无功利性,但却更为人喜爱。 D.选文中的引文不仅使传主的形象真实可感,而且使作者的论述更加令人信服。
18.根据选文,对苏东坡性格概括最准确的是
A.旷达乐观 勇于自嘲 B.灰谐幽默 寄情自然
C.失意悲观 放浪不羁 D.寄情自然 逍遥自在
19.联系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林语堂,中国现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大淖记事》等。
B.本文运用适当的虚构和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C.文章记述关于苏东坡的谣言就是为了表现他的社会影响力之大。
D.文章选材精当,揭示了苏东坡处于人生低谷时善寻快乐的特点。
语文试卷文言文单项选择题20.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C.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以地事秦,由抱薪救火
21.下列各句,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
A.自牧归荑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22.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D.外连衡而斗诸侯
23.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而君幸于赵王 B.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樊哙侧其盾以撞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25.下列各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阐述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B.《念奴娇·赤壁怀古》极尽描摹之能事,具有阔大雄浑的特点。
C.《琵琶行》摹写音乐的文字中运用了比喻、双关的修辞手法。
D.《庖丁解牛》启发人们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去做事。
语文试卷简答题(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风流总被,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6.请默写出词中所缺的 句子 。(2分)
27.“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8.用典是该词最突出的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举例分析其作用。(3分)
29.揣摩全词内容和意境,将“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扩展成5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
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和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游弋的时候,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很惬意地通过。湖岸边的山太峻峭,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我年纪轻一点的时候,就在那儿消磨了好些光阴,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一个夏天的上午,我先把船划到湖心,而后背靠在座位上,似梦非梦地漂流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醒的我才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个岸边来了。在那种日子里,慵懒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地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洒满古典生态阳光的湖岸之后,伐木人竟大砍大伐起来了。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徜徉了,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
(选自梭罗《神的一滴》)
30.请说出选文首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31.概括选文第二自然段的大意。(2分)
32.“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观?(3分)
3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神的一滴”的理解。(3分)
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3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共2小题,每小题1,共2分)
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什么句式?(2分)
37. 请写出选文中包含的两个 成语 。(2分)
语文试卷口语交际
38.目前社会上流行两种基本的阅读方式——网络快餐式阅读和纸质经典阅读,你们班对“网络快餐式阅读重要/纸质经典阅读重要”展开了 辩论 。请你据此论题写不少于三个回合的辩论词。
要求: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语文试卷综合实践39.为了激发学生学好、用好母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汉语的情感,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探究汉语之美”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注意:答案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①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 标语 。(2分)
②你觉得可以通过开展哪些具体活动来感受母语之美?请写出至少两项活动类型。(2分)
③活动中,有人提出,时下一些网络语在部分人群中渐有成为流行语的趋势,这些网络语是否能体现汉语之美,请 说说 你的看法和理由,字数在40个左右。(4分〉
语文试卷应用文写作40.你们班最近拟开展某项活动,请你就此项活动写一份活动计划。
要求: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字数在150个左右。
语文试卷 作文
41.人生的旅途中有多种出发——跌倒后强忍伤痛的奋起,成功后追逐新梦的开始……我们需要这样的出发,但别忘记:出发前找准航向,备齐行装。
请你以《出发》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剧本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1.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带答案解析
2. 初一语文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3. 中职语文期中练习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4.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综合训练试题及答案
5. 初三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训练试题及答案
6.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7. 初中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977招生网(https://www.1739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语文试卷分析的相关内容。
试卷是一些纸张或电子版的答题卷或问题卷,在纸张或电子版上印有考试组织者为检测接受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的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试题。 也可以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下面我整理了两篇对语文试卷的分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语文试卷分析 (一)
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试题的抽样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
本次检测参考人数xxx人,平均66。58分,及格人数yyy人,及格率73。62%,优秀人数zzz人,优秀率30。58%。
二、试题特点
本试卷分为三大板块,共十二个大题。
1、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试卷整体保持稳定,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保持不变,但通过采用“形近字组词”、“给句子换个说法”、“给部件组字再组词”的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2、作文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三、抽样分析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我们随机抽查了三个年级50份试卷,对三大板块学生答题情况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字音、字词
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抽查了五年级20份试卷,全对的有12人,6人得14分,2人得13分。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五年级的选字填空“暮、幕、慕”。多数学生失掉2—3分。其实这是《课堂作业》上的,说明学生平时练习没有认真答题,错题也没有及时纠正。
2、句子
三年级的第七题按要求改写句子。三年级学生连“缩句”也不会,让他们改“陈述句”和“转述句”的难度可想而知就更大了。
六年级选择修改不正确的一项,并写出理由。老师乍一看不知道选哪个,更何况是学生。 977招生网
二年级第十题“把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失分的学生主要是没有掌握方法,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3、积累
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的古诗和名言警句。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错别字或前后颠倒。
失分最多的是四年级对对子。学生不理解意思,关键还是平时积累太少。
4、阅读
四年级找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有学生找成描写天鹅动作的词;五年级给“绿色建筑”下定义,学生不知道下定义是什么意思;三年级还没有接触排比的修辞手法,却要求学生填排比的手法,学生当然不会。
5、作文(十二题共30分)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想象巧妙、新奇,颇有创新意识;三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试卷中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词语在平时的练习册中也常出现的,学生应该有较多认识和巩固的机会,可为什么学生的得分率还不高呢?
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在检测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词语接龙、猜谜)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
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阅读题的得分率是最低的,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其实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
公开课上往往课型都是阅读教学,但少数教师一节课讲个不停,学生很少有朗读和思考的时间。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
从平时的抽考阅卷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雷同,严重时,一本(20份)试卷有四、五个学生的作文一模一样。作文内容的虚假,已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顽症,“作文打假”刻不容缓。
学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
一篇好的文章,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写出来的文笔才流畅,感情才真实。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
总之,写实的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写身边的事,说心里的话,说有童真童趣的话;想象作文则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熟背、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如描写人物、景物的词语;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课外的积累,则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或学生自己的藏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必须采取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在课外时间,可组织学生交流见闻,交流心得,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可鼓励那些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向学校的广播站投稿,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还可开展“手抄报”、“演讲”等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的目的。
语文试卷分析 (二)
语文试卷是第一个发下来的。基础题,A组,26分。
26分!当时我的想法就是,是不是加错分了?我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没有错,没有加错分数。26分,这就是我的基础成绩?我不敢相信,也难让我相信。后来,老师分析完试卷,我才知道我得这些分的原因。
课内阅读选的'是霍金那篇文章,上来就问了一个我特别熟悉但是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的题目。后来,我才想起,那个问题老师讲课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我也很认真的听了,但是就是没有记下来。以至于后来考到了这个题目,而我却一点思路也没有。所以这3分我没有得全,这是非常非常不应该的,如果说没有见过错了还可以原谅,但是老师明明讲了考到了我却没有得到这些分数,实在不应该。霍金这篇课文考试之前我都没有复习,我以为不会考,只是草草看了一遍课文,没有做深的复习,结果还考到了,而且问题都不简单。让我丢了很多的分,但也让我总结了一个经验,那就是考试之前,不管课文重要与否,都要认真的去复习,因为你不知道哪篇课文他会出个题来考你。
丢分丢的最可惜的就是小说发展及其规律这篇选文。其中有一道题问的是他们的区别在于,这道题其实很简单,而且我回答的也都对,但我马虎就马虎在没有看答题纸,把内容给颠倒了,分数一点都没有得到。还有就是关于香菱学诗的那篇,其中问到红楼梦以及曹雪芹的问题。这些我考试之前真是一点都没有涉及到,我压根就没有想到考试能考这些内容。所以到后来,我把曹雪芹的芹写成了弹琴的琴,1分就这么丢了。至于后面问的红楼梦是以什么什么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我蒙了个贾宝玉和林黛玉,结果让我大跌眼镜,这道题还让我给蒙对了。再后面的那些我就没那么幸运了,写了4个,错了3个。看来我还要增强阅读面,以后再遇到这种题也不至于干瞪眼了。
课内文言文选的是促织,我早就复习了好多遍。可还是很可惜,我没有得到很多的分。我知道是我太过于浮躁,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很认真的学,什么字词我都记住了。所以复习的时候我并没有着重于字词而是别的内容。偏偏这次考的偏重于字词的解释。我想我以后不能再这么浮躁了,我应该改掉这个坏习惯。
最后就是作文了。写了这么多年的考场作文,还是第一次以写信的形式来写作文。我做A等试卷,所以作文就是给做B组题目的同学写一封信,鼓励他们,给他们加油。可我完全写偏题了,我写的是我的学习方法和怎样学好习,鼓励只占了一小部分。毫无疑问,我的作文得了很少的分数。好在我写了题目,否则我的分会更少。不过我知道了,以后写这类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写信的格式,此致敬礼一定不能少。
我觉得这次月考给我的感受很多,也给了我很多的教训。上学期我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已经让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通过这次月考,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其中我最应该改掉的就是我的浮躁。我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就像妈妈说的,心里像长了草,总想着玩。这我也知道,刚过了初三的紧张,一下子到了高一,便开始散漫了起来,而且这散漫一发便不可收拾,让我现在想收敛也收敛不起来。我知道我以后要下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我应该能做到我。
语文试卷分析 (三)
一、试卷评价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水平总体不理想。下面就情况做具体分析:
二、基本情况
本次检测参考人数41人,平均分84。24分,最高分94分。及格人数40人,及格率97。56%,优生人数19人,优秀率46。34%。
三、试题特点
1、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创新性。试卷整体保持稳定,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但课外阅读增加了一个,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答题空间,更为今后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2、作文紧贴教材,本次作文以“民以食为天”为主题,作文题材关注地方美味特产。
四、取得的成绩
1、第一题拼音检测室,本题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生字的能力。由于教师和学生平时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把握所以答得较好。
2、第二大题第一小题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意思,有5人错了其中的一题,完成的不错。
3、第二大题第二、三小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情况,由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对文本中重点词语的理解,所以本题答得非常好,没有一个同学做错。
4、第二大题第四小题考查学生对忠告、通告、报告、广告四个词语的运用,仅有有2人出错。
5、第二大题五、六小题考查学生学习积累的情况,答得较好,只有人出错。6、第三大题课文回放厅,平时老师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背诵,只有少数学生写错了几个字,所以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稳重、细心、谨慎的习惯。
五、出现的问题
1、对平时生活中出现的新词重视不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第四大题新词储备库,共6分,只有2名学生得满分,其他学生都扣了分,这道题完成不理想,平时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2、阅读理解能力差,学生不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题目意思,不能很好答题。第五大题阅读演练场分课内、课外两个阅读,共24分。只有少数学生扣了3、4分,大部分扣了7、8分,这道题完成的很不理想,是本次试卷丢分最多的题目。
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教师要注意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另外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
3、第六大题作文,只有两人得了27分,其他学生分数只在20分左右。从卷面来看,学生作文只局限于不走题,但对家乡特产的介绍不详细,语句不生动,内容不精彩。对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要重视,一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二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三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今后在作文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还要常抓不懈。
六、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少数学生字、词不过关。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易混字组词的训练,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词语接龙、猜谜)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
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阅读题的得分率是仍不是很高,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熟背、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如描写人物、景物的词语;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课外的积累,则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或学生自己的藏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必须采取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见闻,交流心得,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还可开展“手抄报”、“演讲”等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的目的。
七、反思与前瞻
纵观语文试卷,我感到: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就文解文,教师重“教”不重“导”,学生所学知识不整合,缺乏促进继续学习的能力。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变学生“接受式学习”为“吸收式学习”,做到:引学生“悟”、教学生“法”、导学生“理解”、重学生“运用”、求学生“发展”。
以上就是高职单招综合素质测试笔试预测模拟卷(1)(对口单招的语文试卷)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977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77招生网:www.173977.com高考单招综合素质测试包括什么高考单招综合素质测试分为上机测试和面试,上机测试在计算机上答题,考核学生人文素养;面试由面试员与考生交流,主要考核语言表达、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知识面、职业倾向等基本职业素质。不过不同学校之间会有些许差别,具体请看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高职单招考试项目有:语、数、英、专业基础知识。总分和普通高考一样是750分。虽然语、数、英考试的内容是高中的知识,但是相对于
河北单招综合素质试题,都有哪些?1、被称为有野人出没的神农架在我国哪一省份?()A.河南B.湖北C.湖南D.甘肃答案:B2、UFO的具体涵义是:()A.不明固体B.神秘的物体C.未知的物体D.不明飞行物答案:D3、我国第一大岛是:()A.西沙群岛B.台湾岛C.澎湖列岛D.钓鱼岛答案:B4、哪个行星的表面与月球的表面是非常
电子电工对口高职单招的技术技能测试和专业能力测试题在哪里找啊?电子电工对口高职单招的技术技能测试和专业能力测试题目一般由招生单位或者考试中心负责制作和发布。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获取相关的测试题目:官方网站:可以登录招生单位或考试中心的官方网站,查看相关的招生信息和测试内容。考试指南:考试指南是官方发布的有关考试的指导性材料,通常包括考试的内容、考试的形式、考试时间、考
学校去年单招考试试卷会对外开放吗学校的单招试题目前都没有透露一般单招考试都是高中水平的难度,而且网上也都有不少免费的模拟题的。目前单招大多数学校都是单独出题的,部分学校采用联考形式,并没有区分出单个学校或者专业来考试单招,即为单独招生。简单来说,就是高职高专层次学校的自主招生。它主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三生。单招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于高
往年单招试卷哪里找往年单招试卷在百度、360浏览器上找。打开百度、360浏览器,在搜索页面输入历届单招试卷,点击查询就可看见相关信息。单招题型卷子是仅适用于将要进行单招考试学生的模拟卷子,单招考试内容一般都是语文、数学、英语及综合素质,所有科目实行闭卷笔试。电子电工对口高职单招的技术技能测试和专业能力测试题在哪里找啊?电子电工对口高职单招的技术技能测试和专业能力测试题目一般由招生单位
单招考试考什么卷子题单招题型卷子是只考语文、数学、英语及信息技术四科。面向高中生考试不分文理科,这让那些文综、理综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更大的机会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单招也为单独招生。简单来说,就是高职高专层次学校的自主招生。单招考试的步骤:单招考试也是普通高考里的一部份。学生要参加单招考试必须要先进行普通高考报名,拿到准考证才行,每年的3月份是专科学院单独招生的报名时间,
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考什么职业适应性测试包括两部分:综合素质、职业能力,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职业能力测试主要考核学生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心理健康、语言应用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组织信息并进行概括、推理、判断等的能力。其中包括对数字、词语、图形、概念、事例等材料的理解分析,逻辑判断,
单招的职业技能测试主要是考什么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其实就是面试,一般都问一些基本问题。单招的考试采取3+x,“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x”是指综合专业课一科或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两科。文化课语、数、外的考试时间与普通高考一致,在6月7日和8日进行,但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般会简单一些。单招的考试内容单招专业技能考试+文化统考;文化统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综合理论。1
2024-09-21 07:54:12
2024-12-31 01:40:19
2024-09-26 20:24:42
2025-01-15 06:18:11
2024-09-23 23:31:37
2024-12-24 0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