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我是高考文科生,高考成绩499,报什么学校好啊!相关的问题,今天,977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我是2010年高考文科生,高考成绩499,报什么学校好啊!
高考文科热门专业
为了让读者对五“牛”的排名有个清楚的了解,我们先对排名的有关情况作一个说明——
排名依据:高校专业的实际录取分数(即最低分);
排名办法:为了让排出的专业更客观,更具有说服力,我们从我国的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5个地区中分别选出一个省(区市),并在这些地区中选出8所综合性大学,然后分别对这8所大学在5省(区市)招生的所有文科专业按实际录取分进行前5名排序,最后看所有进入前5名的专业中哪些专业出现次数较多,从而确定五“牛”排序。
抽样省份:北京、四川、河南、吉林、广西。
抽样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数据来源:在此要说明的是,目前,教育部关于2006年各高校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结果还没出来,我们仅以教育部2005年统计的各高校专业录取最低分为数据来源。
排名结果:
法学(29次)、
经济学(22次)、
新闻学(新闻
传播学类)(14次)、
工商管理(类)(14次)和
国际经济与贸易(11次)。
在细说文科录取专业前五“牛”之前,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楚知道这些专业录取分数究竟有多“牛”,我们一并列出这5省(区市)2005年文科的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其中北京486分、四川570分、河南565分、吉林559分、广西564分。供读者比较、参考。
法学
出现次数:29次
排名:第一
排名细说:在统计的8所大学中,排名最好的非兰州大学莫属,该校法学专业不仅在四川、广西、吉林三地分别以588分、599分、588分排在本校第一名,而且在北京和河南也分别以504分和599分进入本校前5名;其次就要数武汉大学了,先是在广西(633分)和吉林(626分)两地排在本校第一名,然后在北京、四川和河南三地的排序中,也分别以545分、622分和605分进入本校前5名;吉林大学不仅在广西以585分“夺魁”,并且在北京、四川、河南和吉林四省市也分别以524分、596分、602分和592分进入本校前5名;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相似点有两处,一是都在河南排在本校第一(分数分别为629分和651分),二是也都分别有三次进入本校前5名(除了排名第一的分数外,人民大学在北京和吉林录取分分别为581分和641分,复旦大学在北京和广西录取分分别为588分和618分);北京大学在北京、四川、广西、河南的录取分数分别为594分、657分、649分和639分;而四川大学和中山大学都分别有两次排名进入本校前5名(四川大学在北京和吉林录取分数分别为514分和589分,中山大学在河南和吉林录取分数分别为617分和603分)。
“牛”气何来:法学为什么能以绝对优势独占鳌头,为什么对考生有如此大的魅力?这可能与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有关:可以当公务员;可以做法官、检察官,不仅职业神圣、威严,还把握着“公正”的天平;也可以当律师,凭睿智和一副好口才就可走遍天下。这么多好处集一身,排名第一也就不是偶然。
友情提醒:这里有一点需要我们去明辨。如果单纯从录取分数上看,说法学专业“牛气十足”当然不为过,但从教育部统计的2005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看,法学专业就业率则在本科专业中排在倒数的位次上。而在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前,新浪网考试频道同时进行的一项题为“2006年高考,你准备报考什么专业”的调查中,法学专业以12.0%的获选率排在第六位。看来考生对法学专业的激情还在增加,而专业就业率又走低,就业压力显而易见。所以,我们在选择法学专业时还要多加分析。
经济学(类)
出现次数:22次
排名:第二
排名细说:在8所大学中,排名最看好的应是人民大学,不光有3个第一(在北京、广西、吉林三省市都排在本校首位,录取分数分别为587分、656分和661分),还分别在四川(分数为641分)和河南(分数为621分)排在本校第三和第二名;第二应该算武汉大学了,不仅在北京、广西、河南和吉林4省市分别以570分、628分、618分和624分排名本校前5,而且还在四川以624分高居本校第一;而复旦大学的经济学也不赖,虽然只在北京和广西两省市排名在本校前5名,但都为第一,录取分分别为607分和646分;四川大学经济学录取也不错,除了在北京以539分排在本校第一名之外,还分别在四川和广西(录取分数分别为608分和609分)排在本校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北京大学的经济学类在北京、四川、广西分别凭602、669和652分的高分排在本校前5名;中山大学在四川和广西的录取分(四川为616分,广西为623分)也在本校前5名之中;吉林大学在北京(分数为515分)和兰州大学在吉林(分数583分)也分别排在本校前5名。
“牛”气何来:经济,本来是时下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与经济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经济学(类)专业,其录取分数自然也不可能“走低”。我们要承认,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懂经济的人才,这无疑给了经济学人才巨大的发展空间。
友情提醒:在经济的热浪中,我们也要保持相对冷静的头脑。今年,北京大学黑龙江招生负责人在黑龙江的招生咨询中说到一事令人思考:今年黑龙江保送北大的18名学生中,10多人都想选择经济学类专业。他认为,如考生在思维上出现了误区,往往就可能导致经济类专业报考过热。
另外,也是在“2006年高考,你准备报考什么专业”的调查中,经济学以23.4%获选率排在第二位,看来经济学专业的“热度”一时还难以降下来。并且,受市场经济和就业市场影响,考生无论分数高低、兴趣如何,如都“扎”到经济类各专业,也容易导致新的就业市场“饱和”。
新闻学(新闻传播学类)
出现次数:14次
排名:并列第三
排名细说:在学校排名中,有两所大学的新闻学(新闻传播学类)各有一次排在本校第一,一是武汉大学在北京(分数为572分,并且在四川也凭620分排名第三),二是四川大学在四川(分数为612分);相对来说兰州大学的录取排名比较稳定,在5省市中就有4省市(北京、广西、河南和吉林)的排名在本校前5(分数分别为506分、573分、595分和575分);中山大学录取分数也不错,在广西、河南、吉林3省市分别以620分、615分和596分排在本校前5名;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都分别有一次排在本校前5名,具体录取分数是:北京大学在吉林录取分为655,人民大学在广西录取分为648,吉林大学在北京录取分为526分,复旦大学在四川录取分为647分。
“牛”气何来:就其能够“牛”的原因,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看。一是与从事工作的性质有关——无冕之王的记者。当然,说是“无冕之王”,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从另一个侧面则说明了记者这一职业的特殊性。二是就业范围。毕业后既可去一些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又可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工作。三是就业前景,对新闻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他们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友情提醒:要注意的是,随着逐步与国际接轨,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的新闻传播业迅速整和,这样竞争力弱小的就会被淘汰。与此同时,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会逐步提高“门槛”。
工商管理(类)
出现次数:14次
排名:并列第三
排名细说:从8所大学录取分数的专业排序看,最具竞争力的应是北京大学,不仅在北京、广西、河南3个省市中都居本校第一(分数分别为625分、666分和644分),而且在四川和吉林两省也分别以663分和666分同居本校第三;兰州大学的工商管理在广西也以602分的成绩排在本校文科专业第一位;武汉大学的工商管理实力也不可小视,在北京、广西、吉林3省市分别以546分、629分和622分排在本校前5名;人民大学和四川大学的工商管理也分别在两省市排在本校前5名,其中人民大学在广西和河南分别为647分和615分,四川大学在河南和吉林分别为600分和593分;吉林大学的工商管理在吉林以591分排在本校第四名。
“牛”气何来:工商管理所“管理”的范围既可以是工商企业和商务,也可以是人力资源和财务,涉及到经济、商务、企业、产品开发、
公共关系等领域,其就业的“伸缩性”较大。另外随着管理出效益的观念不断被人们所重视,所以不管是企业还是机关单位,都越来越重视管理人才的吸纳。有人预测,在未来10多年内,即2020年前,我国将继续保持管理人员数量大国的地位,中国所需各类管理人员1000-1300万人,是中国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和热门职业之一。
友情提醒:由于管理这门科学的复杂性,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组织协调、分析判断、开拓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包括决策能力、公关能力等特殊的素质和气魄。如果自己性格不适合作一名决策者或组织者,虽然专业比较“牛”,但专业选择时也只好绕开。
国际经济与贸易
出现次数:11次
排名:第五
排名细说:复旦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仅在四川和吉林分别以648分和654分排在本校第一名,而且在广西也以629分的高分排在本校第四位;吉林大学也不“示弱”,也两次排在本校第一位(省市为北京和吉林,分数分别为532分和602分);四川大学虽然没有第一,但在北京、四川、河南、吉林4省市分别以521分、605分、599分、592分排在本校前5名,并都“占据”第三的位置,说明该专业录取分数比较“平稳”;另外,人民大学在北京和四川两地的录取分也在本校前5之列,分数分别为575分和641分。
“牛”气何来:和经济学专业一样,国际经济与贸易也与经济“沾亲带故”,并非经济的“远亲”。所以,能与经济学专业同进5强一点也不意外。但是,它与经济学专业相比,有更能吸引考生眼球的地方,就因为它那独特的“名气”。光“国际”俩字,就足够吸引人的了,何况“国际贸易”四个字听起来“气势”也不小,就更有杀伤力。其实,很多人看中该专业,“与时俱进”的思维也起了很大作用——正赶上中国加入了WTO,自然老师、家长还有考生都觉得国际贸易专业一定会“火”。
友情提醒: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就业与经济学(类)专业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所以,与经济学(类)专业一样,也难免会受市场经济和就业市场影响,也容易导致新的就业市场“饱和”。

成都哪里有高考填报志愿的中介机构
升学派、成都明日生涯教育研究院、成都华怡生涯。
高考填报志愿机构选择:
(1)向服务方提供考分,要求返回可报院校的全部名单。
比如你是一个二本线上40分附近的考生,服务方应该在短时间内就能返回出大概200所备选院校名单。如果服务方做不到这一点,只能说明其拥有的数据规模根本无法支撑基本业务。
(2)要求提供返回院校名单数据的依据。
对于返回院校名单中任意院校,服务方均应在短时间内提供出该校近三年招生历史收分数据。该历史数据须包含该批次下学校及学校所有招生专业的招收人数、招收最低分、平均分、最低分及各分数对应位次数据。
否则,只能说明该服务方的数据规模和科学性严重不足,因为目前主流的“录取概率预测算法”都是建立在考分对应位次数据基础上的。
(3)要求提供出备选院校的录取概率值。
要求服务方提供备选院校的录取概率值,是对其有无核心算法的基本验证手段。录取概率值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考生分数,提供备选学校的“学校录取概率值”。二是提供备选学校所有招生专业的“专业录取概率值”。
第一层面是从宏观角度评价考生被填报学校录取的概率有多大,应该将学校定位在“冲、稳、保”的哪个档次。目前,大部分院校同批次不同专业招收分差可达20分甚至更高,仅有“学校录取概率值”是无法评价该校某一专业的录取概率的。
977招生网
我是今年的高考考生!我想知道平行志愿的录取情况,录取完毕后
977招生网(https://www.1739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是今年的高考考生!我想知道平行志愿的录取情况,录取完毕后的相关内容。
1、什么是 “平行院校志愿”?
普通类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 3个平行院校志愿,在专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 5个平行院校志愿。各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另外,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分别是第一阶段6月28日至7月1日;第二阶段7月25日至7月27日。
2、什么是“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由市、县(市、区)招办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在“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中,考生还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省招办将按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
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是在录取过程中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
3、“平行院校志愿”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在录取时怎样操作?
(1)投档原则: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
(2)投档办法:按普通类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A、B、C 3个(提前和本科批次)或A、B、C、D、E 5个学校(专科批次)依次检索,首先将考生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投给B学校,如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该考生的投档过程。
在每批“平行院校志愿”录取后,对该批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又一次填报志愿的机会,即“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届时,将分别在每批的“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由省招办统计并向社会公布生源未满的院校及专业缺额数,并由各市、县(区、市)招办组织本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再次填报志愿,即“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征求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办法按“平行院校志愿”的操作办法进行。
(3)每批院校投档程序如下:
①进行平行志愿的投档;
②对未被投出的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报考非
英语语种的外语专业的考生、报考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单科优秀学生等特殊考生,按照相应政策进行补充投档;
③进行平行志愿退档处理;
④向社会公布录取及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信息;
⑤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志愿;
⑥进行征求平行志愿的投档及退档;
⑦征求平行志愿中的服从志愿投档及退档。
4、符合条件的考生怎样才能确保参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的填报?
(1)考生在领取准考证同时领取《录取进程表》,以了解整个录取工作的时间安排和各项进程的安排。
(2)“征求平行院校志愿”的填报由省、市、县(区、市)招办组织进行。考生应在每批录取过程中到市、县(市、区)招办以及所在中学的“公告栏”中了解录取与否,查询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情况,以及征求志愿填报的要求等;同时要注意省招办在新闻媒体、“江苏招生网”(
www.jszs.net
)及各有关信息渠道上发布的相关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
5、实行新的志愿填报办法后,能否保证录取的公平、公正?
我省高校录取工作已全部实行“网上录取”,录取工作全部依托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先进的网络技术使高校招生录取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和高效;考生档案的投放完全由计算机控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从技术手段上保证了录取的公平、公正。
在长期的录取工作中省招办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要求,省
纪检监察部门的同志参与招生录取的全过程,同时邀请新闻媒体的记者到现场采访,随时进行监督,这些措施和办法都切实地保证了录取的公平、公正。
政策比较:
过去:先看志愿再看分数。过去,每批次设置4个院校志愿和1个服从志愿。投档时,第一步:省招办根据考生志愿分学校排序,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时,同时将所有第一志愿填报
南京大学的考生排序,将所有填报
东南大学的考生排序……第二步:再从高分往低分顺序向学校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将未录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愿院校分别排序,然后从高分往低分投档……以此类推。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其他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不能录取,所填第二、第三或其他志愿院校已录满,那么该考生就只能降低到下一个批次中录取,个别考生甚至因此落榜。因此,怎样选择第一志愿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
现在:既看分数又看志愿。今年实行平行志愿后,每批考生可同时选择A、B、C 3个或A、B、C、D、E 5个学校,录取投档时,“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第一步: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序,比如最高分是700分,则先投700分的考生,再投699分的考生,再投698分的考生……以此类推。第二步:每个考生投档时,按志愿中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检索,如考分够A学校,就投档到A学校,如不够,则看B学校,以此类推……这样就相当于考生一次选择了3个或5个第一志愿,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对未被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的考生,还可以再参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使考生拥有了更多的录取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政策优势:
填报志愿方式的改变,是招生部门在现有的录取模式下,坚持以考生为本,进一步为考生服务、为院校服务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深化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招生原则的重要举措。这一办法的优势:
(一)对考生来说,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录取率。
(二)对于高校来说,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录取工作。据模拟预测,平行志愿一次录取率可达90%以上。
(三)进一步提高了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风险提示:
设置院校平行志愿后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化解现行录取体制下填报高考志愿的所有风险。风险不是平行志愿带来的,在现行录取体制下,院校调档数大于其招生计划数(高校调档比例在1∶1.2范围内),必然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在公平竞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后自然落榜。因此考生填报志愿仍然要准确定位,统筹兼顾,慎重选择。并要及时了解省市县招办发布的有关信息,确保能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中国高等教育网高考频道
-edu.com/
里有详细的院校简介,专业设置,历年分数线,模拟报考系统,你可以去看看!
以上就是977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977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77招生网:
www.173977.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