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如何看待高考湖北和江苏减招,对本省考生有怎样的影响

2024-09-15 01:50:17 | 977招生网

如何看待高考湖北和江苏减招,对本省考生有怎样的影响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977招生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高考湖北和江苏减招,对本省考生有怎样的影响

如何看待高考湖北和江苏减招,对本省考生有怎样的影响

1、湖北和江苏高考减招是2016年高考实行的,教育部对全国各省份的招生计划进行的一次总体平衡。可能会对所属省份的招生录取率产生一些影响。

2、由于全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教育部每年都要对各省份招生计划进行平衡调配,不是去年才有的。

如何看待高考湖北和江苏减招,对本省考生有怎样的影响977招生网

高考最难的省份排名前十

高考最难的省份排名前十

第一名:河南省

常常提起的高考大省,大的原因是因为考生实在太多了。据统计2022年河南高考人数达到125万余人,即使已经是老龄化进程的社会,这个高考人数和去年都持平,人数一致的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可想高考人数如此之多,竞争有多大,录取更是难上加难。

第二名:江苏省

它的难是真的题目难,2022年江苏省高考人数40万余人,人数只是河南省的三分之一,但是录取率和河南省不相上下。正是因为江苏省教育资源优越,也造成了优秀的考生真的太多了,状元学霸数不胜数,给普通成绩考生也带来了诸多的压力,竞争也自然更为激烈。

第三名:河北省

今年河北省高考人数75万余人,虽然比河南省少了一半,但这两个录取难度相近的兄弟大省都面临“僧多粥少”的教育资源问题。名校高校太少考生又多,这样就造成考生必须勤学苦读取得特别优异的成绩才能有机会进入顶尖学府。

第四名:山东省

人数79万余人,比河北省多一点,但高考难度也是一样很高。山东省注重教育,这也造成了录取分数越来越高,考生越来越难,一个字形容“惨”。

第五名:湖北省

黄冈密卷相信每一位考生都买过吧,湖北省教育这么卷也造成了高考录取难的局面。虽然2022年高考人数46万余人不算多,。

第六名:广东省

广东省今年真是异军突起,2022年高考人数达到70万余人,成功成为最难录取省份的一员。广东省这种经济发达省份录取率这么低,不知道是不是和他们的教育方式有关,毕竟广东人都太有做生意的头脑。

第七名:山西省

其实2022年山西省高考人数33万余人并不算多,但是山西省省内211大学少,本地教育资源有限。成绩好的考生省内选择范围窄,省外院校名额又有限,这就造成了高考难的矛盾局面。

第八名:湖南省

作为人口大省,2022年湖南省高考人数达到65万余人。湖南的奥数题就知道湖南考生有多玩命学习了,湖南省成为高考难省真是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第九名:安徽省

毛坦厂中学时安徽省的教育招牌,凡事有利有弊,正是这响亮的名号也影响了这两年安徽省高考人数高居不下,2022年安徽省高考人数高达60余万人。

第十名:四川省

四川省地大物博,好学校虽有不少,但是一本录取率不高。2022年四川省高考人数77万余人,创下新高,自然录取人数就低了,难度可想而之。所以,想要录取顶级学府四川省的考生还得再加一把油。

无论高考难度如何,是省份出题还是全国出题,考生们都无需多虑。认真准备备考,抓紧时间学习,无论是高考大省还是高考难省,命运之线都会握在自己手中。

如何看待高考湖北和江苏减招,对本省考生有怎样的影响

高考最难的省份排名是怎么样的?

977招生网(https://www.1739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最难的省份排名是怎么样的?的相关内容。

对于高考难度的省份排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级别来划分:

1. 高峰级:江苏、浙江、河北、山东,被称为“地狱模式”,难度系数★★★★★。江苏高考虽只有语数外三科,但名校录取重视选测科目等级,稍有不慎就可能与一流高校失之交臂。浙江的新高考模式也带来了复杂性,分数线、高分段和清北录取情况是衡量竞争的重要指标。河北和山东则因高考生多、竞争激烈,形成难以抵挡的压力。

2. 恶梦级:湖南、湖北、河南,难度系数★★★★。湖南和湖北的考生实力不容小觑,河南虽然考生众多,但省内优质高校相对较少,竞争异常激烈。

3. 困难级:安徽、江西、山西、广东、四川,难度系数★★★。这些省份录取率中等,高考竞争主要体现在考生去往北上广等地区顶尖大学的需求上。广东虽教育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高考竞争仍然较为严峻。

4. 一般级: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难度系数★★。这些主要为东北和西部省份,虽然考生基数大,但由于省内本科院校较多,提供了相对的选择空间。

5. 较易级: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难度系数★。作为自主命题和高考改革省份,这些地方的教育资源丰富,考生获得优质大学的机会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高考难度的排名因省份而异,每个级别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特点。

以上就是977招生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看待高考湖北和江苏减招,对本省考生有怎样的影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77招生网:www.1739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如何看待高考湖北和江苏减招,对本省考生有怎样的影响”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中职生的对口高考,考本科有多难
如何看待中职生的对口高考,考本科有多难

对口高考上本科有多难这种方式上本科的难度相较于普通高考相对较低。对口高考上本科考试内容侧重于基础知识,难度普遍不高,同时考生数量相对较少,竞争压力较低。对口高考的专业成绩对录取结果有重要影响,且录取学校和专业类别相对有限。尽管对口高考的学生只需学习部分公共课,且在职高期间已积累一定的专业技能优势,但想要成功上本科仍需付出努力。如何看待中职生的对口高考,考本科有多难对口高

2024-10-16 15:04:24
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的规模和影响力如何?
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的规模和影响力如何?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联考难还是中考难联考难。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联考是百座学校共同开展的联合考试,试题内容取材广泛,中考面向全体初中毕业生,难度有所控制,以基础题目为准,所以联合难。联考顾名思义,就是联合考试,即多个省份在同一时间进行公共科目即行测和申论的笔试。中考的全称是初中毕业考试,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属于学历类的考试。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的规模和影响力如何?在

2024-09-17 00:08:18
你如何看待单招考试?
你如何看待单招考试?

参加高职单招是种怎样的体验?参加高职单招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它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首先,参加高职单招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挑战的过程。你需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对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有一定的了解。你需要准备各种考试和面试,这需要你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你也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和决心,因为竞争非常激烈,你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其次,参加高职单

2024-02-23 22:03:50
如何看待高职单招?高职单招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如何看待高职单招?高职单招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高职单招好不好考?能走公办高职(专科)学校,为什么要去上民办专科学校呢?一、什么是“单招”“单招”是近几年国家为了鼓励职业教育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招生举措,是由高等职业院校“单独确定入学标准、单独组织入学测试、单独实施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录取方式,考试包括文化素质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录取后进入高职学校学习技术,获得专科学历,一般在3月份报名,5月份完成考试录取工作。也就是说有愿意参

2024-02-17 17:54:26
如何看待高职院校
如何看待高职院校

如何看待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选择、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实用型人才。1、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选择: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那些对实际操作技能更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另一种途径,使能够在不同领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2、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满足社会对各类技能人才的

2024-04-07 12:58:42
安徽省高二会考对高考有影响吗
安徽省高二会考对高考有影响吗

安徽省高二会考对高考有影响吗安徽省高二会考对高考是没有影响的。传统的高中会考对高考是没有影响的,会考只决定着考生是否拥有高中毕业证。但是在新高考政策下,考试分为合格考和等级考两种,合格考就是先前的会考,合格考不过的话是无法参加等级考的,对高考会产生直接影响,考生需要注意。很多省份已经开始实施新高考了,文理不分科,变成"3+3"模式了,以后的学考,会改成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会

2024-08-02 19:48:28
会考成绩对高考有影响吗 会影响什么
会考成绩对高考有影响吗 会影响什么

2022会考成绩对高考有影响吗会影响什么没有直接影响。高中会考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2022会考成绩对高考有影响吗1、没有直接影响。高中会考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

2024-12-02 05:57:23
如何看待苏州高考400分以上人数偏少?
如何看待苏州高考400分以上人数偏少?

如何看待2019年苏州高考400分以上人数偏少?作为苏州的教师,我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苏州对教育的投入非常大。硬件设施几乎是全国最好,哪怕是偏僻的乡镇中学,硬件设施也是一流的,每所学校的硬件投入动辄数以亿计。软件投入上也是花了大力气,从外地引进了大批人才,几乎每所学校都有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领衔。那么,拥有如此好的教育资源,为何会“考的如此之差”?苏州讲究各校均衡

2024-12-14 15:28:19